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小米汽车凭借其创新与实力,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。小米SU7与小米YU7作为小米汽车旗下的两款明星车型,各自承载着独特的使命与亮点,共同构建了小米汽车的产品矩阵。小米SU7自推出以来,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优雅的设计,迅速在纯电轿车市场崭露头角,成为追求极致驾控体验的消费者的首选。而小米YU7作为小米汽车进军SUV市场的重磅之作,凭借其宽敞的空间、卓越的通过性和强大的综合性能,开售3分钟内订单突破20万辆,18小时后锁单量达到24万辆,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新纪录。今天,我们将对小米SU7和小米YU7的充电参数与电池容量进行深入对比。
SU7系列车型参数
小米SU7系列三款纯电动车型于2024年3月同步上市。三款车型的车身尺寸相近,长宽均为4997mm × 1963mm,其中SU7和SU7 Pro的高度为1455mm,而SU7 Max的高度为1440mm。
在动力方面,SU7和SU7 Pro均采用后置永磁同步电机,最大功率为220kW,最大马力为299PS,最大扭矩为400N·m;而SU7 Max则配备了前后双电机,前感应异步电机和后永磁同步电机,最大功率达到495kW,最大马力为673PS,最大扭矩为838N·m。
在CLTC续航里程方面,SU7 Pro达到830公里,位居首位;SU7 Max为800公里,次之;而SU7则为700公里。在充电性能上,SU7 Max配备了800V高压快充平台,从10%充至80%仅需19分钟,快于SU7和SU7 Pro。此外,SU7全系车型均配备了一个国标7孔交流充电口和一个9孔直流充电口。
在电池配置方面,SU7 Max搭载了101kWh的三元锂电池,而SU7和SU7 Pro则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。SU7全系车型均采用了CTB一体化电池技术,电池容量与价格梯度相匹配。小米SU7系列车内配备了6个USB-C接口,最大充电功率可达67W,并且还配备了一个无线充电板,最大无线充电功率为50W。
YU7 系列车型参数
小米YU7系列三款纯电动车型于2025年6月同步上市。这三款车型的车身尺寸相近,长宽均为4999mm x 1996mm,其中YU7的车身高度为1608mm,而YU7 Pro和YU7 Max的车身高度为1600mm。
在动力方面,YU7 配备了后永磁/同步电机,最大功率为 235kW,最大马力为 320PS,最大扭矩为 528N·m。YU7 Pro 和 YU7 Max 均采用前感应/异步与后永磁/同步电机的组合。其中,YU7 Pro 的最大功率为 365kW,最大马力为 496PS,最大扭矩为 690N·m;YU7 Max 的最大功率为 508kW,最大马力为 690PS,最大扭矩为 866N·m。
在CLTC续航里程方面,YU7以835公里领先,YU7 Pro为770公里,YU7 Max为760公里。充电方面,三款车型均配备了800V高压快充平台。其中,YU7 Max从10%充至80%仅需12分钟,而YU7和YU7 Pro则需21分钟。全系车型均配备了一个国标7孔交流充电口和一个9孔直流充电口。
在电池配置方面,YU7 Max搭载了101.7kWh的三元锂电池,而YU7和YU7 Pro则配备了96.3kWh的磷酸铁锂电池。全系车型均采用了底部“防弹涂层”和CTB一体化电池技术,电池容量与价格梯度相匹配。小米YU7系列车内共配备了6个USB-C接口,前排4个,后排2个,最大充电功率为67W。此外,车内还配备了两个无线充电板,无线充电功率为80W。
SU7 与 YU7 对比
小米SU7与YU7均为纯电动车型。SU7于2024年3月上市,车身尺寸为4997×1963×1455mm,最大功率220kW,最大马力299PS,最大扭矩400N·m,CLTC续航里程700km。该车型采用400V高压快充平台,从10%至80%的快充时间仅需25分钟,电池容量为73.6kWh,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并应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。车内USB-C接口分布合理,功率各不相同,支持50W手机无线充电。
YU7于2025年6月上市,车身尺寸为4999×1996×1608毫米,在宽度和高度上更具优势。其最大功率为235千瓦,最大马力为320马力,最大扭矩为528牛·米,动力表现更为强劲。CLTC续航里程达到835公里,配备800伏高压快充平台,从10%至80%的快充仅需21分钟。电池容量为96.3千瓦时,采用磷酸铁锂电池,并具备底部“防弹涂层”和CTB一体化电池技术。车内前排设有4个USB-C接口,后排设有2个USB-C接口,最大支持67瓦充电功率。YU7的两个80瓦无线充电装置优于SU7的50瓦无线充电装置。总体而言,YU7在动力、续航、充电效率及车内充电配置方面表现更优,价格也相应较高。
SU7 Pro与YU7 Pro对比
小米SU7 Pro和YU7 Pro均为纯电动车型。SU7 Pro于2024年3月上市,车身尺寸为4997mm × 1963mm × 1455mm,采用后置永磁/同步电机,最大功率220kW,最大马力299PS,最大扭矩400N·m,CLTC续航里程为830km。该车型配备了400V高压快充平台,从10%至80%的快充时间仅需30分钟,电池容量为94.3kWh,采用磷酸铁锂电池,并应用了CTB一体化电池技术。车内USB-C接口分布广泛且功率各异,无线充电功率为50W。
YU7 Pro于2025年6月上市,车身尺寸为4999mm×1996mm×1600mm,采用前感应/异步+后永磁/同步双电机设计,最大功率365kW,最大马力496PS,最大扭矩690N·m。CLTC续航里程为770km,配备800V高压快充平台,10%-80%快充仅需21分钟,电池容量为96.3kWh,采用磷酸铁锂电池,并具备底部“防弹涂层”和CTB一体化电池技术。车内前排配备4个USB-C接口,后排配备2个USB-C接口,最大支持67W充电功率,无线充电功率为双80W。YU7 Pro在动力、充电效率及车内充电配置方面表现出色,而SU7 Pro则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。
SU7Max 与 YU7Max 对比
小米SU7 Max与YU7 Max均为纯电动车型。SU7 Max于2024年3月上市,车身尺寸为4997mm×1963mm×1440mm,采用前感应/异步+后永磁/同步双电机设计,最大功率为495kW,最大马力为673PS,最大扭矩为838N·m。CLTC续航里程为800km,配备800V高压快充平台,10%-80%快充仅需19分钟,电池容量为101kWh,采用三元锂电池,并应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。车内USB-C接口分布合理且功率各异,支持50W无线充电。
YU7 Max于2025年6月上市,车身尺寸为4999mm×1996mm×1600mm。该车型采用前感应/异步+后永磁/同步双电机设计,最大功率为508kW,最大马力为690PS,最大扭矩为866N·m。CLTC续航里程达到760km,配备800V高压快充平台,10%-80%的快充仅需12分钟。电池容量为101.7kWh,采用三元锂电池,并具备底部“防弹涂层”和CTB一体化电池技术。车内前排配备4个USB-C接口,后排配备2个USB-C接口,最大支持67W充电功率,无线充电功率为双80W。YU7 Max在动力、充电效率及车内充电配置方面表现出色,而SU7 Max则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。
充电头网总结
综合来看,小米SU7系列与YU7系列虽同属纯电动车型,但各自在定位与特点上有所侧重。SU7系列于2024年3月上市,包含SU7、SU7 Pro和SU7 Max三款车型,尺寸相近,续航里程在700至830公里之间。快充平台根据车型不同分为400V和800V,电池类型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。车内USB-C接口分布广泛且功率多样,无线充电功率为50W,价格区间为21.59万至29.99万元。
YU7系列于2025年6月正式上市,涵盖YU7、YU7 Pro和YU7 Max三款型号,尺寸略大于SU7系列。续航里程从835公里到760公里递减。全系标配800V高压快充平台,电池和车内配置均采用CTB一体化技术。YU7系列额外增加了底部“防弹涂层”,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。电池类型方面,高端Max版本采用三元锂电池,中低配版本则采用磷酸铁锂电池,容量与价格梯度相匹配。车内配备6个USB-C接口,最大支持67W功率,并提供双80W无线充电功能。价格区间为25.35万至32.99万元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