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要说,在商业领域里,我不以任何善意去揣测竞争对手。因为在动辄数百上千亿的资本运作中,多么下作的手段使出来都是正常的。
所以小米SU7上市当晚订单突破5万,24小时订单突破8.8万,随后就有100多个投诉说小米SU7无法退订。
大胆猜测,这100多个投诉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有问题的,因为这些订单是在小米SU7报价之后才开始下订的,不存在因定价不满意而退订。
而且下定规则也非常清晰,小订可退、大订锁单并不是文字游戏。所以完全可以理解为友商在从中给小米汽车输送负面新闻。
随后4月2日,在订单破12万的时候,网上又出现了退订40%的消息,那就更加值得思考了。
这40%的退订是来自哪里呢?
可能有猜测说,这40%的订单来自小米自己,可能是怕上市没人买车,而自己下订,然后再退订。
但如果稍微思考一下,也能发现,开始下定是上市发布会后的事儿,当时不到1分钟就消化了5000台创世版,不到1小时就破了5万订单,小米需要4万假的订单吗?
退一万步说,小米需要这4万假订单,只要在宣传稿和海报里增加4万订单就可以了,何必真找4万人交5000元定金呢。
毕竟在小米SU7之前,是个造车新势力都会给自己粉刷一张1小时订单破万的海报,至于后面卖多少根本没人管。
那么这40%的订单是来自友商的捣乱吗?
从逻辑上说得通,毕竟掺杂40%的虚假订单,对于小米汽车不利,但对于友商有利。
因为40%虚假订单的新闻可以减弱小米汽车的公信力。同时40% 的虚假订单还可以扰乱小米汽车排产计划,无论哪一个结果都会让竞争对手渔翁得利。
当然,这些猜想也仅仅是我的推理,毕竟还是有相当多的订单是受到“雷军蛊惑”,而脑子一热就下定的,事后反悔很正常。
还有相当一部分理性用户,也是先下订占个坑,然后等其他车企的反应,如果有更好的选择,扭头就走。
很显然,4月1日和4月2日这两天,不少新能源车企都在官方降价。比如问界新M7 Plus后驱版售价调至22.98万元,直降2万元。
小鹏G9购车现车限时减免至高2万元,补贴后现车24.39万元起。此外,极氪官宣,旗下极氪007推出后驱增强版,官方指导价格为20.99万元。
随后是蔚来汽车宣布推出10亿油车置换补贴,全新腾势N7售价区间为23.98万元-32.98万元。
这些新闻都会影响下订小米SU7的用户,临时改变主意。只是是否会影响到40%的订单,值得商榷。
对于雷军而言,在数码快消品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多恶劣的市场环境都有心理准备。即使这40%的退订是真的,也还有8万个真实订单等待消化。
推荐阅读: